设计单位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地址 上海长宁
建成时间 2024年
建筑面积 1249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两个改造更新项目位于长宁区古北社区富贵东道的公共绿地上,原为社区管理用房,以黄金城道为界,占据绿地的一南一北,周边有古北市民中心、高层住宅及生活服务配套。作为90年代早期的国际化社区,开放式的黄金城道街区景观和特有的国际化人文居住环境是这个区域的典型特征。改造前的管理用房在绿地中老旧且无公共功能,街道希望通过空间改造与功能迭代,使新建筑以“古北美好生活服务站”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政协基层联系点”的全新面貌为市民服务。
如何更新这两栋建筑,在美好的绿地环境里被大家真正地使用起来?经过调研、交流,最终设计以“透明开放的建筑形象”“融合渗透的场地关联”“人本需求的功能体验”为设计理念,针对“美好生活服务站”与“政协基层联系点”的不同属性,对两栋建筑进行了落地改造。
美好生活服务站——通透立面与廊下空间
位于绿地南侧的美好生活服务站,地上建筑一层,地下一层,其改造的关键动作在于开放立面、加建檐下空间。设计将原东西向封闭的立面替换为通透的落地玻璃,行人透过玻璃可以看到社区的融情客厅、亲子阅读角、活动排练大厅等,室内场景与街道生活由此产生对话。面向绿地的东立面和北立面,增加了宽度分别为2.3米和3.5米的雨棚,廊下空间成为惬意的半室外活动平台,无论是阴雨还是烈日,这里都能容纳居民聊天、休憩或即兴活动。
从绿地一侧远观,长长的建筑沿东西向舒展开来。一层布置了舞蹈教室、国学课堂与融情客厅,满足从康健、学习到社交的复合需求。临近半室外平台的一角入驻了一家社区咖啡,在提供餐饮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社区居民交流沟通的连接器。同时,设计改造了原作为非机动车停车库的半地下室空间,通过可折叠的隔断墙实现会议与展览等模式自由切换的多功能厅。
公共绿地北侧的政协基层联系点改造前同样与身处的绿地无关,且面积仅是南侧建筑的一半。相较于频繁使用的服务站,政协基层联系点的室内功能公共性相对小一些,因此改造更注重与绿地生态环境的融合,希望借此创造出一个市民乐于使用的公共空间。为此设计提出构想:让建筑成为一处地景式建筑,一处共享场所。
设计将屋面南侧向下延伸为草坪缓坡,坡度约为11%,末段与地面绿地自然衔接,消解了建筑原有的轮廓——屋顶草坪与地面绿地连成一片起伏的“绿色地毯”。这一处理不仅让建筑从高处看与自然融为一体,更创造了开放式的“草阶剧场”,阶梯踏面兼顾通行与就座功能,小朋友在此攀爬,大人们会友晒太阳,更有不少宠物穿行其间,共同编织出社区生活的舞台。
同时,在有限的建筑面积中,竭力挖掘空间潜力:草坪台阶下方设置储物空间;室内主厅配置智能会议系统,可灵活切换20人圆桌会议与80人讲座模式;室外南侧边角地也被拓展为迷你花园与户外茶座。
古北社区的这两个建筑焕新,不仅是物理形态的更新,更是一次关于“公共性”和“邻里社区”的满足。它们像两块新的拼图,增添了现代城市中的邻里温度。
完整项目信息
名称:古北社区的两个公共服务站
时间:2024年
面积:1249平方米
类型:公共服务
状态:已建成
地点:上海长宁
业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虹桥街道办事处
设计单位: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庄慎、朱捷
设计团队:郭炜、何春瑶、许可、李航
合作设计方: 北建院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摄影:吴清山
版权声明:本文由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华富实验学校校园景观:无界花园|大小景观
下一篇:安藤忠雄直岛第十作:直岛新美术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