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筹备“南方新住宅:深圳南山建工村公共住房设计公开竞赛”期间,我们对海外此类项目及其设计团队进行了大量调研。虽然各国对社会住宅的定义和标准不尽相同,但其目标都是相似的:面向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以低于市场租赁价格的方式提供住房保障。
同时,在满足起居功能与助推社会公平之外,如何更好地提升城市环境、以空间强化人文关怀、在成本与质量间寻求平衡,已开始成为社会住宅设计领域中倍受关注的议题。
以下十个项目,是近五年的海外社会住宅设计中,值得一看的佳作。它们或与周边环境恰当地融合,以优雅、明快的外观设计逆转着大众对“廉价”建筑的刻板印象;或在功能上提出周到实用的综合规划,创造兼具公共交流性与个体私密性的多样化生活场所;又或通过材料和技术的选择,切实保障了对环保节能的追求……无论侧重为何,都展现出卓越的空间品质和对住宅类型创新的思考。
希望这些美好的社会住宅,也能予你有关人居环境设计的启发与新思考。
科尔内拉的85个社会住房单元
85 Viviendas sociales en Cornellà
设计:Peris+Toral Arquitectes
项目地点:西班牙,巴塞罗那
建成时间:2021年
△ 内部廊道 摄影:José Hevia
关键词:#2022密斯奖最终轮入围作品 #西班牙最大的木框架建筑 #高平面利用率
建筑底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容纳着商店和公共设施,而上面五层则是木结构的住宅。该项目利用木材实现了工业化建造,在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显著缩短了建筑期限,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建筑底层的入口门廊向城市开放,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与社区公共庭院之间的过渡。4个竖向交通核位于庭院的4个角落,不能直接从外部立面进入走廊,因此庭院广场成为所有的居民必经的空间。
△ 建筑外观 摄影:José Hevia
在居住层,设计以矩阵形式将每层平面划分成114个均质的13平方米小房间,这样的设计消除了公共及套内的走廊,提高了平面使用率。这些住宅由五到六个模块组成,取决于它们是有两间还是三间卧室。包容性的开放式厨房位于中央房间,替代走廊分流,同时使家务工作可见。
围绕并俯瞰着庭院的内环空间设有进入住宅的入口和私人露台,矩阵外围沿着外立面同样有露台,为住宅提供了新鲜空气、景色和套内交通空间。
△ 轴测示意图 ©Peris+Toral Arquitectes
△ 阳台 摄影:José Hevia
△ 室内 摄影:José Hevia
1737社会住宅区
Social Housing 1737
设计:Harquitectes
项目地点:西班牙,巴塞罗那
建成时间:2022年
△ 建筑外观 摄影:Adrià Goula
关键词:#2023年西班牙双年展入围作品 #模块化 #内外中庭改善通风采光
设计将建筑群的内角打开,避免形成潜在的不安全死角,交错布置的建筑顺应着地块的自然坡度。整个停车区域被放置在建筑的下方,使得建筑外部形成一个绿树成荫的景观花园。铺装被尽量减少,只设置在通往楼梯的小路表面,其余的地表则作为水循环中的排水区域,以管理雨水并支持植物生长。木材和植被,与混凝土外墙的质感相得益彰。
△ 建筑外观 ©Adrià Goula
△ 建筑底部 ©Adrià Goula
△ 建筑中央中庭 ©Adrià Goula
该项目塑造了3种连续的循环——露台、功能和交通循环。紧凑的垂直交通核心放置在中庭内,每层4套住宅共享一个交通核。136套公寓以这种格局排布着。中央中庭是一个有遮挡的、温和亲切的空间,为楼梯间通风,并使住宅更加舒适。
每套公寓由4个大小相同的、没有层级区分的模块构成,每个模块10.6平方米,可用作客厅、厨房或卧室,通过房间周围外向的走廊空间连接。沿着外墙,每套住宅都拥有一个进深1.5米的阳台,而另一侧的走廊空间与之几乎对称,就像一个玻璃门廊,可以连接过渡浴室、储藏空间或休息室的附属设施。
△ 平面图 ©Harquitectes
△ 阳台 摄影:Adrià Goula
△ 套内走廊 摄影:Adrià Goula
蒙特加特市39套社会住宅
39 Turó del Sastre Social Housing
设计:dataAE、Xavier Vendrell Studio
项目地点:西班牙,巴塞罗那
建成时间:2022年
△ 外立面 摄影:Adrià Goula
关键词:#因地制宜 #眺望海景 #超大阳台
建筑所在之处地质岩层复杂,为了减少土方工程量,设计使最高处的建筑向外悬挑4.2米以减小基座的面积。下方的部分建筑不设地下室,利用地面停车,底层也设置了住宅,与Les Bateries公园紧密联系。
项目分成两个具有不同入口的住宅楼组团,两个入口各与一条街道相接。靠近位置较高的街道的,是一个拥有17套住宅的建筑单体,每层楼6套住宅,夹着中间的走廊,楼梯间与外立面独立。而在下方街道旁,建筑分为两个体量,各自连接到竖向交通核,交通核处于背立面的走廊中间,包括了楼梯和电梯,可以望见大海。这一部分共有22套东西通透的住宅,每层楼5套。
△ 建筑外观 摄影:Adrià Goula
△ 外部廊道 摄影:Adrià Goula
这个项目形成了具有不同用途的两种类型附属空间。两个组团面向东南的一侧都是与生态、气候紧密联系的阳台空间,提高了住房的舒适度和能源效率;而面向西北的则是外部和私人空间之间的过渡区域,在公用的走廊和入户门所在的通透立面之间改善隐私管理。
△ 平面图 ©dataAE+Xavier Vendrell Studio
△ 阳台 摄影:Adrià Goula
西班牙54套公共补贴住房
54 Public Subsidised Housing in Inca, Illes Balears
设计:Joan Josep Fortuny Giró, Alventosa Morell Arquitectes
项目地点: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
建成时间:2022年
△ 建筑围合公共空间 ©José Hevia
关键词:#联排住宅 #私人庭院 #共享社交空间
建筑的布局由南北方向的轴线主导,其决定了两个独立体量的位置,在它们之间创造了一个公共空间。由于场地凹凸不平、存在明显的高差,设计将建筑置于较高的位置,创造了一条无障碍通道,并将Raiguer大道与Emmet Abrahim街(场地的最高点所在)交汇处的海拔高度,定义为本项目的起始标高。
住房模块围绕着中央的湿地庭院布置,庭院向两个方向延伸。根据楼层高度不同,住宅中白天活动区和夜晚睡眠区的位置都有所调整,以便获得最佳的光照、风向、隐私和视野,也由此在每层产生不同的户型。
△ 建筑沿街外观 ©José Hevia
△ 建筑外观及底层庭院 ©José Hevia
在内部空间中,建筑将为居住者们提供一个共享的社会交往空间。这些住宅都配有户外空间——底层有私人庭院,上部楼层则拥有露台。底层的社区公共空间采用了混凝土路面,并且通过精确的水循环规划,使雨水能够透过砾石铺装自然地渗入深层土壤。建筑是平屋顶形式,并且将保温层与防水层倒置,铺设了一层回收的砾石。
△ 平面及立面分析图 ©Joan J Fortuny+Alventosa Morell Arquitectes
△ 底层私人庭院 ©José Hevia
△ 建筑室内 ©José Hevia
△ 建筑露台 ©José Hevia
美好明天之家
Promising Prospects Residential Building
设计:ASAP – HOOG PITRO SAMMER
项目地点:奥地利,维也纳
建成时间:2019年
△ 建筑立面外观 摄影:Tschinkersten fotografie
关键词:#开放性 #多样的公共空间 #教育与居住功能结合
项目位于维也纳一座新车站旁的新兴社区Sonnwendviertel。这一保障性住房既期与城市结构紧密连接,同时也拥有充裕的绿色及开放空间。建筑内除了67套廉租公寓外,还设有一所生产技能学校,旨在为年轻人在职业规划上提供教育和帮助。
公寓主要面向育有子女的家庭创造灵活的住房:可以是有一个或者多个孩子的夫妇,也可以是有孩子的单身人士,为他们提供“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甚至拥有在自己家中工作的机会。
△ 建筑立面外观 摄影:Tschinkersten fotografie
△ 入户露台 摄影:Tschinkersten fotografie
建筑的设计重复践行了“在公园中生活”的主张,对经典的庭院空间进行再诠释。建筑的“L”形体量阻隔了来自城市道路的干扰,且为庭院的设计提供了先决条件。在庭院内,开放空间得到了最大化,并朝向邻近的Helmut Zilk公园,为楼内公寓提供了良好的景观。
基于公寓的结构,平面布局被划分为三部分:入口、卫生间与厨房区;内部通道;面对花园的起居室。楼内所有的起居室都朝向庭院,并对未来的调整预留了灵活的余地。附带的阳台也为每间公寓都带来了独立的开放空间。
△ 二层平面图 ©ASAP
△ 建筑内庭院立面外观 摄影:Tschinkersten fotografie
△ 公共庭院 摄影:Tschinkersten fotografie
布鲁内索B1A4社会住宅
Bruneseau B1A4 Social Housing
设计:Tania Concko Architects Urbanists
项目地点:法国,巴黎
建成时间:2020年
△ 建筑立面外观 摄影:Jerome Fleurier
关键词:#丰富的立面设计 #休闲共享空间 #屋顶种植花园
项目位于塞纳河、让-西蒙将军大道与环城公路之间的一处极其密集、不断变化的区域。但复杂的场地条件,反而塑造了这座住宅的特质:丰富的城市界面、功能的融合、对场地高差及景观的处理、令人放松的内部路径,以及建筑高度的对比关系。建筑在呼应地形与周边建筑的同时,优雅地向天空延伸。光滑的白色混凝土“编织”出了整座建筑的立面,凹凸变化不断的立面网格,也令这一住宅看起来更显挺拔。
△ 建筑立面外观 摄影:Jerome Fleurier
对于这座住宅来说,其最大的挑战在于创造让居民聚集的场所,以团结社会关系、促进文化的交流。为此,建筑内追求宽敞、明亮氛围,在有限空间内复合了丰富的功能,并设计了多处公共空间节点,如9楼的“冬季花园”,它与空中露台花园相连,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额外的交际空间。
住宅楼内提供了丰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户型朝向各异,并进行了多项创新以提升居住的质量,例如双层复式的空间、阁楼的引入、开放和结构化的室内楼梯、平面内各处比例的配置平衡、空间的灵活使用等。在保证建筑密度的同时,每户住宅拥有更多的空间、光照、灵活性、共享及外部种植区域。
△ 二层平面图 ©Tania Concko Architects Urbanists
△ 建筑立面外观及屋顶花园 摄影:Jerome Fleurie
△ 露台与建筑立面外观 摄影:Jerome Fleurier
△ 户内空间 摄影:Jerome Fleurier
马德里159户社会住宅项目
159 Social Housing Units in Madrid
设计:Totem Arquitectos Asociados (TAAs)
项目地点:西班牙,马德里
建成时间:2022年
△ 建筑外观与户外广场 摄影:Imagen Subliminal (Miguel de Guzmán + Rocío Romero)
关键词:#被动式节能设计 #本地化材料 #“公共网络”空间
尽管建筑看起来非常“都市”,但实际上它位于一片宽阔的朝南斜坡上,拥有非常好的光照条件。受场地和功能的限制,项目被拆分成两部分,同时也形成了两个内向的广场空间。
马德里的地域文化被渗透到建筑的设计之中。受西班牙帕拉莫斯盛产灰色砂岩石灰岩的影响,这座巨大的建筑物采用了预制混凝土板干挂的立面工艺,而混凝土板的原材料同样也取自马德里南部的草原。此外,设计师在材料维护上也做了特殊的设计,通过带有水平托盘的预制板来解决风化的问题。
△ 立面外观与混凝土板材细节 摄影:Imagen Subliminal (Miguel de Guzmán + Rocío Romero)
因建筑进深较大,设计师通过“公共网络”空间(Public network)来提升内部的照明与通风。“公共网络”空间由引风庭院、走廊和社交凝结器组成,并与广场直接相连,可以容纳楼内大部分的社交活动。这一空间的形态也利用了马德里夜间西北向的凉风,可以帮助建筑物进行降温。
△ “公共网络”空间微气候分析 ©TAAs
△ “公共网络”空间 摄影:Imagen Subliminal (Miguel de Guzmán + Rocío Romero)
Las Americas社会住宅
Las Americas Social Housing
设计:SO – IL
项目地点:墨西哥,莱昂
建成时间:2021年
△ 内庭院 摄影:Iwan Baan
关键词:#交叉通风 #围合内庭院 #私密性优先
Las Americas是墨西哥莱昂市垂直住宅开发的示范。设计团队开发出一种既具有成本效益,又与独栋住宅具有同等吸引力的架构,以鼓励租户体验垂直住宅。设计将60个公寓单元组织在一个位于市中心的垂直住宅中。这一设计最大化了地块的可建设面积,并塑造出两个内部的庭院空间,为每家每户带去交叉通风。另外,该住宅也提供了停车场和底层商业设施。
△ 模型 ©SO – IL
△ 建筑外观 摄影:Iwan Baan
为呼应传统独栋住宅的私密性,楼内没有任何两个单元是直接相对的。住宅单元沿着一条单层走廊排列,内朝庭院,外朝社区,为住户提供可与独栋住宅相媲美的居住体验。立面由定制设计的混凝土块砌筑而成,增强了住宅的隐私性与遮阳效果,其既营造出独特的室内氛围,也成为建筑外观的一大特色。该住宅设计采用了共享的核心设施轴和预制组件,以应对极为有限的预算。
△ 标准层平面图 ©SO – IL
△ 项目外观 摄影:Lorena Darquea
△ 内庭院 摄影:Lorena Darquea
△ 露台 摄影:Lorena Darquea
纺织工厂改造的46套社会住宅
Fabra & Coats Social Housing
设计:Roldán + Berengué
建成时间:2019年
项目地点:西班牙,巴塞罗那
△ 建筑外立面 摄影:Jordi Surroca
关键词:#2022密斯奖入围作品 #工业遗产改造 #文化与居住功能结合
该建筑原为一座建于19世纪的纺织工厂,长100米,内部分隔为2层空间,作为地区转型计划的一部分被改造为社会住宅。设计将原有的两层空间改造为四层,并创造了46套设有两间卧室的住宅,其中包括41套青年公寓和5套艺术家临时住宅。建筑实现了工业遗产和社会住宅的结合与转变,并成为社区重要的文化综合体。
建筑改造保留了原有建筑元素与材料,并在建筑中部增加了一个内部公共广场,走廊和楼梯呈对角线布置,实现建筑上下楼层之间的空间流动与视觉交流。新置入的内部广场不仅为建筑内部提供活力与交流,作为临时展览空间和共享空间,也成为建筑与周边城市空间的交汇点。
△ 公共区域 摄影:Jordi Surroca
改造部分的建筑材料主要运用可再生、可回收的木材,并使用可拆卸的节点设计保证空间的灵活性。新建的住宅单元木质外墙与原有的屋顶墙面不直接接触,在减少对原有结构介入的同时,形成了一个夹层空间实现空气的交换流通,以及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空间。
△ 住宅区域 摄影:Jordi Surroca
巴黎12个社会住宅单元
12 Social Housing Units
设计:MARS Architectes
项目地点:法国,巴黎
建成时间:2022年
△ 外立面 摄影:Charly Broyez
关键词:#与历史街区融合 #在立面上叠加周边建筑图纸
建筑位于巴黎第十二区一条元帅大道历史街区内,场地是一个不规则几何形状、向街道打开的缺口,被周边20世纪初建造的折衷主义建筑所包围。设计遵循古典设计语言,将底层商业空间与人行道相连接,并转译周边建筑语汇,通过重现开窗规律和对三个层次的外墙秩序进行空间变形,使有序的建筑外墙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连接,体现城市连续性。
建筑主体从底层结构中抬高分离,悬在林荫大道上,为建筑前部提供清晰的视野并指明入口。顶层阁楼内退,与周围的锌屋顶相呼应,以三角几何的平面作为表达,并用透视效果消除深度。
△ 建筑外观及入口 摄影:Charly Broyez
建筑外墙通过使用矩阵式混凝土,来模糊材料和装饰之间的关系;通过叠加和重现周边建筑的图纸,使建筑在远处和近处呈现出不同的动态美感,并与周边建筑产生微妙、神秘的联系。立面开窗设计韵律与临近建筑相一致,并与住宅内部空间特征相关联。设计使用垂直矩形窗户,为室内提供优越的城市街道景观和天空景象,配套的金属百叶窗为住宅遮阳防晒、保护私密性。
△ 室内 摄影:Charly Broyez
△ 露台 摄影:Charly Broyez
编辑 / 楼樱、李博超、袁蓓祺、李华(实习生)
视觉 / 朱芷慧
审校 / 原源、李博超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版本转载。
上一篇:INTO ASIA 第1期 | 对话:大桥谕 × 彭惠君
下一篇:INTO ASIA 第2期|对话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公共空间,激活特质